中共山东理工大学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都光珍同志 张新义同志在校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3-06浏览次数:0

各党委、党总支,各部门、单位:
     2015年2月28日,学校召开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总结回顾了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5年工作任务。会上,党委书记都光珍同志,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新义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现将都光珍同志、张新义同志在校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党委办公室
                                                                 2015年3月2日

                 在校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上的讲话
                            (2015年2月28日)
                                都光珍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14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任务。根据会议议程安排,下面,我先代表常委会报告过去一年的工作。
                                   一
    2014年,是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新趋势,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特点,推进作风建设新常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师生主体地位,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科研工作、队伍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工作的开展。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新加强。
    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学习专题,强化学用结合,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结合学校工作开展,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了4次集体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在全校范围组织了4场专题辅导报告,安排了4场专题讲座。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解读系列报道,在全校范围组织开展了“学问之师、品行之师”大讨论,举办了“铸师魂 促教风 展风采”青年教工演讲比赛和“如何做好老师”征文比赛,有效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以“立德树人 筑梦理工”为主题,系统策划,师生互动,举办了历时半年的首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座等22项系列活动,师生参与达1万多人次。通过活动开展,繁荣了校园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促进了优良教风学风的形成。面向基层一线,开展了典型人物事迹寻访,在校报、新闻网、广播电视台开辟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栏目,宣传报道了20多位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事迹,在师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年内召开了两次由各学院党总支书记、机关单位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党建工作会,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做法,推进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把党建工作与服务师生紧密结合,启动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处级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党员干部联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中心工作,把党支部工作创新活动、党建工作特色示范点创建活动推广到了所有基层党组织,两项案例分获山东省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案例评选二、三等奖。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选派处级干部31人次参加国家和省干部培训机构举办的干部学习班,对2012年以来新提任的60名处级干部进行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现场教学。
    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抓好整改,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工作调研,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年初,党委常委会围绕学校重要改革事项,研究确定了13个调研课题,由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带领相关部门校内外广泛开展调研,将调研成果变成推动工作的思路和解决难题的具体办法。比如围绕章程制定,确定了5个调研专题,通过向书本资料学习,到兄弟院校借鉴经验,校内广泛征求意见等形式,形成了6万多字的调研报告,为章程制定奠定了基础。像专业技术岗位分类管理、专业技术职务分级聘任、绩效工资实施等这些重大且复杂的工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也都进行了大量细致深入的调研,推进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坚持把师生反映的问题作为整改重点,着力解决师生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与地方政府反复沟通协调,妥善解决了年轻教职工子女上小学的问题。完成了第四体育场改造,启动了供暖改造工程,绿化美化了稷下湖区山体,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实施了博大新区消防改造工程、老区车库和12、13号教学楼、8号学生公寓专项改造工程,实施了西校区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了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通过校领导接待日、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校长信箱等形式,主动了解掌握师生诉求,及时处理解决师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师生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坚持重点推进,加大专项整改力度。先后两次对行政办公用房进行了集中调整,压缩行政办公用房近3000平方米,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资源。抓住春节、中秋节、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对遵守八项规定情况进行专项纪检监督。开展了严禁教师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的专项整治和“小金库”专项治理。
    注重制度建设,修订了《教职工出国管理办法》,制定了《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行政办公用房管理办法》《经营性房地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三公事务管理,出台了《“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和公开暂行办法》《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严肃机关工作纪律,制定了《机关工作纪律监督检查暂行办法》《首接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三牌”工作制度》等制度,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严肃认真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春节之前,以“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为主题,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前,认真开展了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全面梳理汇总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落实情况。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清单和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制度建设计划所列事项中,9项专项整治任务全部完成,14项制度建设任务完成13项,38项整改事项完成37项。按照这次民主生活会的统一要求,领导班子及其班子成员从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四个方面认真查摆存在问题。生活会上,逐一作了对照检查,开展了严肃认真、诚恳善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省委第十五督导组全程参加了生活会,并作了点评,指出这次民主生活会开出了较高质量,取得了预期效果。
    各党委、党总支按照学校《关于开好2014年度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于1月18、19日,集中召开了民主生活会。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参加了各总支的民主生活会。机关党委所属党支部,分别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大家普遍感到,通过这次民主生活会,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教育,加深了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增强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履职尽责干好本职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坚持内涵发展,推动工作落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等中心工作取得新成效。
    坚持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出发,着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水平,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丰富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彰显。2014年,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共获得国际奖励38项、国家级奖励204项、省级奖励413项。在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取得1银2铜的优异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9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省级精品课程15门,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过程规范化、课程建设标准化、专业建设应用化、教学管理智能化,深入实施了第二期本科教育优质工程、“卓越计划”和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了第二批试点课程立项建设,组织开展了第七届学院教学评估教学经验交流会。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管理,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荣获4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2篇论文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与德州乐陵市重点企业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顺利招收首届博士生研究生,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拓展交流合作项目,新增实质性交流合作项目国际友好学校10所,学校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格院校,留学生教育进入了“国家队”行列。立足服务地方区域发展,职业教育、远程和继续教育取得较好成绩。对接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培训项目,争取到5个国家级、6个省级培训专业共计395人的培训计划。获批2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建设项目,获教育部、财政部支持资金400万元。获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加强各类成人高等教育规范管理,新增6个函授教学站点,共录取新生7900人。4门省级特色课程顺利通过验收,2门获得201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立项建设资格。
    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绩效考核评估,扎实推进一级学科重点支持计划、理学学科发展计划第二阶段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计划的实施,促进学科的特色发展和内涵提升,在全省高校学科专业评估中,7个专业类位居全省高校学科专业评估第1名、25个专业类进入前5名。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和标志性成果培育工作,加强项目过程管理,获国家级项目40余项,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1项。积极寻求与区域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及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推进协同创新,与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玉门市签署新能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有关企业组建了多家研究机构。学校在全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评选中获先进单位一等奖。
    立足培养,积极引进,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新增国务院政府特贴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1人入选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入选首批“山东省法律专家库”,17名教师获省高校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和国际合作培养计划资助。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学院积极性,新进博士70人,创历史新高,13名定向培养博士学成归来。新遴选出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人选35人。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拓展丰富师生喜爱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推行了处级以上干部联系学生班级、班级导师制,逐步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深入实施了青春领航工程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团建工作获批“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团委荣获2014年度“山东省红旗团委”称号。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青春在线连续六次获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称号。
    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重点,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制”“首访负责制”和“维修包修制”,紧紧围绕服务师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推进食堂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饮食服务水平,第三食堂顺利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成为省内第一家通过此项认证的高校食堂。能源管理中心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大力开展节水、节电、节粮等活动,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严格执行年度预算,积极争取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规范各类经费支出,推进债务结构调整和风险化解,有效控制办学成本,保证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正常运行。
    三、深化重点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
    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重视大学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去年4月,正式启动了章程制定工作,经过了学习调研、文本起草、征求意见等几个阶段,完成了学校章程制定工作,并上报了省教育厅申请核准。不断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修订了《党政部门、群众团体直属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理顺明确了校院两级职责权限,强化了部门宏观管理与服务协调作用,学院办学育人主体意识和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修订完善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相关制度,完成了教职工首轮岗位聘用期满考核和第二轮分级聘用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绩效工资实施,教职工待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一年来,学校认真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不断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获“山东省‘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誉称号。成立了“关工委”,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不断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年鉴》获省优秀年鉴综合奖项特等奖。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统战工作、校友联谊工作、工会妇委会工作、卫生医疗服务等各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不再一一列举。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面临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教育出现的新特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跟上形势的变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课程设置需要优化,实践教学、协同育人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我们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能力还不够强,贡献还不大;高层次人才数量还不多,激励人才成长的政策机制,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环境条件还不够优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虽然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要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真正形成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任务还很重,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从管理方式上都需要更新和转变;从严管党治党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各级党组织“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思想观念需要牢固树立和进一步强化等。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发展之年。关于2015年的工作,工作要点已经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安排。刚才,新义校长就做好2015年工作讲了重要意见,讲得比较全面,希望大家结合工作要点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围绕做好2015年的各项工作,我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突出思想引领,扎实抓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
    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突出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在高校中的极端重要性,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23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做了重要批示,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当前,社会文化多元,思想碰撞激烈,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具体到高校来说,存在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关注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网络思想政治建设和新媒体运用的能力还需要加强,一些教师的理论水平、师德师风亟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都说明宣传思想引领在高校办学育人实践中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作为承担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的高校,必须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坚守理想信念,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坚持育人为本,抓好思想引领这一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强化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引导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大力提高教职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材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好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研究基地这一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发挥好科技文化艺术节、稷下大讲堂等育人平台作用,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自信,提升人文素质,培育民族精神。以由我校牵头成立的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研究基地为平台,发挥齐文化科研资源优势,坚持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育人功能,进一步完善班级导师制,落实好处级干部联系班级等制度,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原则,加强对教材课堂讲坛管理,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纪律。加强校报、广播电视和出版物等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立足校园网站办好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站栏目,不断壮大学校主流思想舆论。制定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二、坚持规划未来发展与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积极推进重点改革。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稳中求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新变化、新趋势,必然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对高校改革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在今年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郭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启动高等教育重点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据了解,省政府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关于推进高等教育重点改革的意见》,要按照“整体设计,重点突破,一校一策”的原则,着力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优化、内部治理结构、高校用人制度以及高等教育评价等重点领域或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全面提高我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是本年度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解决现实发展难题与科学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紧密结合,用改革的办法谋划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全面评估梳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凝练有效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不足,为谋划学校发展提供借鉴。紧密结合山东省即将出台的高等教育重点改革意见,深入分析研究,把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学校的长远规划之中,在新一轮重点改革中谋求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逐步完善以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修订完善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水平;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校院两级教代会建设,修订完善教代会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根据章程系统地对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清理规范,推进学校各方面制度体系的建设完善,逐步形成科学完备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继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把激发学院办学动力活力作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调研修订学院管理运行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推进学院科学民主决策,形成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学院发展的质量水平。细化完善校院两级学术管理、人事管理、资产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权限,进一步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重心下移,不断强化职能部门宏观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释放学院的办学活力。
    加强对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方面的研究,突出强化应用特色,积极引入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推进与企业行业标准要求相对接,细化人才培养规格,努力使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更加吻合。要拓宽校企、校地合作思路,构建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做好课堂与实践的衔接结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与企业行业发展相衔接、与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同步的专业学科调整机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总结有效经验,拓展实践途径,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激励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实践,着力增强实践效果,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水平。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坚持以应用研究导向,瞄准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新趋势,进行科技联合攻关,努力解决企业行业的现实技术难题,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和行业企业提供智力支撑和科技服务,在攻坚克难中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
    三、加强党建工作,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加强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既是党的使命要求,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更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落实好从严治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八项明确要求。第一项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各基层党组织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精神内涵,切实增强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思想上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工作中强化责任落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将党建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各项工作的始终,融入到深化重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内涵发展的始终,切实把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扎实,以工作推进的效果检验抓党建的实际成效。以党建责任目标考核评价为抓手,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干部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党委、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推进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刻领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强化服务功能,把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实际工作中去,在工作意识上更加凸显服务,在工作方式上不断强化服务,在工作成效上着力体现服务。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制定实施党员干部分类教育培训制度,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服务能力水平。积极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不断丰富服务形式,拓展服务渠道,落实好校院领导与高层次人才双向约谈、校领导联系学院、校领导接待日、处级以上干部联系学生班级等制度,进一步密切师生联系,做好基层党组织帮扶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工作,切实解决好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和事项。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党建工作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创新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创新创建工作制度,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坚持“三严三实”标准,持续深入改进作风。要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进展、效果和存在问题经常进行“回头看”,把活动开展中形成的有效经验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强化制度的贯彻落实,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持之以恒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三严三实”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严守纪律,积极作为。对扎实工作、默默奉献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激励,给予更大的平台和支持;对满足眼前、不作不为的干部要严肃批评、追究责任。要结合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结合学校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矛盾,把认真解决好师生反映的实际问题作为重点,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战略谋划能力和科学发展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运用好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有效经验做法,制定明确具体措施,推进问题解决,努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加强党员干部管理监督,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教育各级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研究制定学校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实施办法,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执纪监督,抓好已有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和责任审计。加强警示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强化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同志们,新学期即将开始,希望大家进一步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勇于探索,扎实作为,齐心协力完成“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内涵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校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2月28日)
                               张新义

同志们:
    今天上午,学校召开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会上,党委书记都光珍同志代表常委会报告了2014年工作,分析了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将对做好全年工作提出要求,各部门、单位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谋划“十三五”发展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发展目标任务的交卷之年,更是校行政主要领导新老交替、变化较大的一年。由此,我想到了李大钊先生的一句名言,很受启发。“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在大家等待送旧迎新之际,我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对创造新生活的印记和感言。
    创造新生活,多么美好的梦想。中国广大民众近百年来对新生活的种种期盼,融入了伟大的中国梦。时光荏苒,历经沧桑,进入新世纪,人民把拥抱、追求、创造新生活的梦想,外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渴求,并确定为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目标引领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目标坚韧执着、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各项事业取得了一个个历史性的丰碑,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增强,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时刻从未如此接近。
    创造新生活,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仁人志士从没有缺少雄心大志和美好梦想。进入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界也开启了设计目标、追求目标的新纪元。“985工程”大学,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作为自己的办学发展目标。“211工程”大学,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办学发展目标。受“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确定建设发展目标的影响,不管是研究型、学术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应用型大学,都有了自己的办学方向,都有了自己的办学目标或愿景。这样在各自目标引领下,来行使自己的使命,来谋划自己的发展战略,来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来确定自己的发展任务。由于有了这样的目标引领,在我们这代教育工作者能感受到的20多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欣欣向荣、突飞猛进,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差距愈来愈小,有些已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创造新生活,我们理工大学人也从没缺少梦想,并为追求美好生活梦想设定了每一阶段发展的奋斗目标。山东理工大学自组建之日起,就以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为奋斗目标。正是在这样的目标指引和激励下,理工大学人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律,并抓住了不同战略时期的机遇,作出理性判断和战略选择,从而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在愈演愈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逐步跻身山东省高校的第一方阵。为使高水平大学这一奋斗目标具体化,2006年初,我们确定“创优、获博、强本、晋位”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并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真抓真干相继得以实现。2009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2013年,围绕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把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放进全国高校实力比较中,提出“整体实力跻身全国高校百强”的发展目标。提出这一奋斗目标,是在研究借鉴国内外高校快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诸多国内外大学的发展轨迹,集中师生智慧和胆识提出来的,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和高校内涵发展要求。每个阶段有了这样的办学奋斗目标,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办学方向,就有了办学整体和全局上超前的思维和战略谋划,也就形成了清晰的办学顶层设计和办学理念,从而也就明确了各项发展措施、政策选择、制度体系。
    创造新生活,实现综合实力进百强目标,展现出了理工大学师生的共同追求、共同理想、共同抱负,体现了学校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潜动力。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将吸引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师资,激励他们创造出一流的成果。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将会构建起理工大学特有的精神气质和大学文化体系,这种精神气质和文化又将引领广大师生共同成长成才,并可能潜移默化成理工大学人灵魂深处的一种思想旗帜。
    创造新生活,实现综合实力进百强目标,符合理工大学师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关联着全校师生每个人的事业和前途。如果说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事业是从理工大学起飞,那么为综合实力进百强目标奋斗的历程就是腾飞的平台;如果说现在50岁左右的骨干教师能在为综合实力进百强目标贡献更大的教学、科研才智和成果,那么他们的事业必定达到光辉的新顶点;如果说新引进的高端人才和青年才俊能在为综合实力进百强的目标奋斗中贡献高水平的发明创造和教学科研采分数据,那么他们必定会找到功成名就的感觉。所以,我们说,不论终身为理工大学效力还是几年后另有高就,不论是知天命还是后生可畏,只要脚踏实地为理工大学综合实力进百强的目标奋斗,就是个人不断完善、提升和个人事业的奋斗。让我们不断接受创造新生活的挑战,切莫辜负这建功立业的机遇。
    创造新生活,需要梦想;拥抱梦想,需要设定目标,圆梦的境界就是实现目标的享受。诚然,目标实现不会轻而易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艰苦卓绝、长期有效的实践才能达成,需要通过实现每个子目标或阶段性目标任务来逐步达成。只有每个部门和单位、每位师生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每个阶段、每个学年的目标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和沉淀,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流以成江海,学校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稳步提升,“整体实力跻身全国高校百强”的总体目标才能实现。
    具体到学校2015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要点已经作出系统安排部署,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任务具体,请各部门、单位按照工作要点的部署,根据各自职责分工,作出相应安排,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在此,我再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去年召开了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找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通过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集中培训、专题报告研讨等方式,切实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提升谋划发展和攻坚克难的能力,着力解决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
    要加强各级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分工实现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党性锻炼和修养,修订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和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贯彻“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好基层党组织创新创建工作,加强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要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尤其是深入推动查摆问题的整改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行政办公用房的使用监管,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的相关制度,加强教职工考勤管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核办法,自觉将责任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和审计,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形成风清气正的治校育人环境。
     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制定学校工作实施方案,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基础,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学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师德教风考核档案和奖惩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促进优良教风学风上扬。紧紧抓住舆论宣传引导不放松,加强各类宣传阵地和载体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对外宣传实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正能量。
    二、做好综合改革准备工作,增强改革发展内生驱动力
    日前召开的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都强调,2015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也提出“启动高等教育重点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据了解,目前山东省相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关于推进高等教育重点改革的意见,预计年内可能适时推出。
    我们要对这一改革举措的背景、基础和意义有清晰认识,及时学习和研读关于高等教育重点改革的文件,明确改革的总体要求、目标原则和重点内容,以改革共识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同时,要提早谋划部署,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理顺改革思路,设计改革目标,规划改革举措,寻求在本轮高教改革发展大潮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要想推动综合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当前影响和制约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核心要素,即聚焦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内部治理结构、资源优化配置等关键点。要统筹规划,把握节奏,摸清底数,突出重点,深入国内外高校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拿出实质性改革措施。体制机制改革是重点。我们要以学校章程核准实施为契机,适时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分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明确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理顺校院两级责权关系,尤其是细化研究校院两级学术管理、人事管理、资产财务管理等方面职责权限,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重心下移,形成良性的目标传递和动力激发机制。要始终坚持依法治校,理顺党委与行政、学校与学院、学术与行政之间关系,做好内部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推进议事决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今年,要制定好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完成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充分发挥好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校院两级教代会建设,修订完善教代会相关制度条例,推进民主管理和监督。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前,学校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获批了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关于人才培养工作,我们要形成系统的大教育观、开放式的办学观、因材施教的个性发展观和现代人才的培养观,有几点认识需要进一步强化。一是必须强化办学以教师为主体、育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尊重和调动师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理念、思想和行动上的共识,做到教学相长。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市场需求规律,树立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与高水平大学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三是把人才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人才培养措施,加强基本要素建设,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诸项改革的重点,将各种办学优势优先运用、支持和服务于人才培养。
     在本科教育方面:本科教育仍然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要毫不动摇地把本科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以提升质量、强化内涵为核心,紧紧围绕教学工作定目标、定思路、定措施,各学院要实施一把手工程,相关部门要全力以赴。在此,为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即《美国顶尖大学如何保证本科教育质量》,其中的很多理念、提法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无论是世界知名大学,还是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中国高水平大学,无一例外地看重本科教育。重视本科教学要成为最核心的大学文化,强本思想一定不能动摇,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真心实意地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要加强教学基本要素建设,抓好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手段、教学实践基地、专业、教学研究、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环境、教学监控体系等关键环节。每项工作都要有任务、有目标、有措施、有章法。办学的大道理可以虚化,但大道理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必须实化,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应付。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是刚性的、可操作性的、持续性的保证体系,目标清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有完成措施和时间节点,有问责评价机制,有反馈改进。哪一个环节都是具体的、细微的,但它们共同构成质量整体。另外,要做好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及验收准备工作,密切关注信息动态,明确时间进度表和任务分解落实表,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要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认真分析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各指标的内涵,建立健全教学基本数据分析系统,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并挖掘体现我校本科教学特色的亮点内容。要组织召开好第七次教学工作会议,总结近两年教学工作得失,谋划好未来两年教学工作;要推进实施第二期本科教育优质工程,做好中期检查相关工作;要深化学分制改革,结合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加强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的课程体系建设,分类制定课程标准;要强化实践教学与育人环节,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巩固扩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要重点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包括培养机制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建设、导师队伍建设、教学要素建设、学位授予标准建设、培养基地建设等等。要做好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工作,建设好优秀生源基地,稳步扩大招生规模;要深刻领会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校地、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力度,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理顺研究生培养管理体制,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导师遴选、培训和招生资格审核工作。要按要求做好新增博士、硕士授权学科点的建设与申报工作,科学优化学位点布局。此外,要做好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相关准备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制定我校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和评建指标体系。
    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科专业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基础和载体,各项建设都应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近几年,我们更加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交叉融合,走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协调发展道路。我校在山东省高校学科专业评估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14年7个专业类位居第1名、25个专业类进入前5名。目前各高校都很重视评估结果运用,以此为参照,定标杆,找差距,强建设。
    我认为,学科专业方向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根本和原动力,只有抓准了方向,才能形成特色和优势。学科专业方向要增强稳定性、创新性和前瞻性。一个学科专业的发展乃至形成优势,需要有一段历史积淀,需要方向稳定;学科专业方向的选择必须有前瞻性,要高人一筹,对未来5—10年学科专业的发展有正确预测。一流大学并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是一流,我们要首先着力实现在少数优势学科专业的优势方向上的一流,如果面面俱到地建设,不符合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律。
    学科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辅相成。教育部工作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要深化学校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用市场的意识和理念,掌握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动态,结合国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植一批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专业,努力抢占新领域前沿。要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专业深度融合,使学科专业之间知识对流、互补互鉴、互动交融。
    学科专业建设必须实行负责人制度,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力量,充分发挥每个队伍成员的积极作用。各负责人要善于创造和谐、民主、团结的环境、学术群体,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凝练团队精神,发挥好团队创造力,才能真正建出成效。
    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建立定期评估机制。我们可以借鉴教育部、山东省等制定的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定期的校内评估制度,依据评估结果,扬优扶重,分类指导,优胜劣汰,并确定近几年重点学科专业,对这些专业定具体指标、明确目标、加大投入,使其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主体学科专业。此外,要发挥好重点建设学科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学科专业总体水平。
    今年,还要做好一级学科重点支持计划、理学学科发展计划第二阶段建设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计划等“三个计划”考核验收工作,总结梳理建设成效,并重点查找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坚持“扶优、扶强、扶新”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研究确定今后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举措,明确不同学科的建设目标、任务和预期效果,分类管理、区别资助,继续支持重点优势学科围绕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和学科前沿做大做强,确保部分优势学科率先突破,并以此带动学科整体的协调发展。要注意研究、培育和发现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新兴学科,并且以优势学科为基础进行学科交叉、渗透,走集约式、异峰突起的发展道路。
    高水平大学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我们要继续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并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汇聚、整合、优化学科和科研资源,增强科研可持续发展力。目前,我认为科研工作需要强化的重点,是平台、项目、成果、协同创新。
    高端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是基础。各部门、学院要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添置先进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高端学科科研平台的建设规律,尤其是借鉴国内外同学科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经验,结合本学科发展目标和方向,做好相关平台和实验室的长远建设目标和规划,提升各平台对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支撑力和贡献度。要按照“统建、专管、共用”原则,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加强跨学科专业实验中心和平台建设。要做好各类国际科研合作实验室的申报与建设,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一流的研发平台或实验室。此外,要做好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标志性成果获取是重点。要总结近年来基金申报工作的得与失,组织开展项目的选题、论证、预研和申报工作,提高课题立项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尽快实现承担国家级项目数量的大幅提升。继续强化科研重心在学院的认识,将具体项目指标落实到每个团队、每个科研人员。注重发挥学术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主导作用,以其为牵引汇聚研究团队,选择凝练几个相对稳定的、能够位居国内乃至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完善科研工作考核评价制度,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重视成果集成创新,实施好标志性成果培育计划,开展对前沿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和攻关,使高水平论文、著作、专利、奖励等有较大突破。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关键。协同创新是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协调促进的新型互动发展模式。我们要依托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发挥学科、科研、人才优势,面向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建立完善与行业企业技术需求对接平台,承接一批重大横向攻关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要汇聚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要素、力量和资源,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学术团队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共建研发基地,共担科研项目,共解技术难题,共育标志性成果。
    五、深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兴则学校兴,汇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全校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一定要确定“抓人才就是抓创新发展”的理念,一定要舍得向人才投入,强化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要坚持超常规引进与重点培养并举,按照关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广开进贤之路,千方百计地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用大项目、大课题吸引人才、汇聚人才。去年我校采取柔性引进方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幸红教授、香港大学刘宝华教授达成合作意向,各相关部门、学院要学习借鉴这一做法,主动寻找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内外高水平学科或学术带头人,探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队伍建设的新路子。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考核机制,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氛围,确保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类拔萃。”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青年学者代表着学校未来竞争力,拥有更多的优秀青年学者,就把握了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我们要着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要继续实施“大师+团队”的人才集聚模式,培育形成由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构成的梯次结构合理、整体优势明显、科研互补性强、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梯队。要继续加大青年博士引进力度,调整青年博士引进政策,优化青年博士工作环境和条件,动员一切资源和力量,克服地域劣势,尽快提升师资队伍中博士比例。要进一步修订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建立良好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培养。要把有潜力、基础好的青年教师选送到重点高校、重点科研院所、国外学科前沿领域进行交流访问,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为青年教师从事重大项目、重要课题的研究提供机会,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和条件,鼓励更多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六、坚持秩序、质量和效益,提升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高水平大学,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运行与机制。“秩序、质量、效益”是高水平管理的基本要素,其中,秩序是管理的外在表现和具体抓手,质量是管理的核心内涵和根本要求,效益是管理的结果呈现和考核标准。
    要建立完善流畅的工作秩序。要不断优化决策机制,坚持先调研后决策,先立章后办事,先试点后推广,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要不断强化执行机制,形成下管一级、对上负责、分工清晰、配合有力的工作梯次,细化工作环节,保证执行效果。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使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运行,形成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协调的机制。要畅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健全了解师生情况、征集师生意见、解决师生困难的工作机制。要始终坚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高标准的工作质量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管理水平的关键标尺。要把促进科学发展、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师生主体地位、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作为检验管理质量的标准,把提高治校质量和育人水平作为管理的根本任务,坚持严标准、严要求、高质量。要始终追求管理的高效益。管理要讲成本,少投入、多产出,低代价、高效益。要有效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有利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办学效益。要加强资产财务管理,强化经营意识,增收节支、精打细算,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管理现代化。全校上下要继续强化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
    同志们,学校2015年度工作任务已十分明确,能否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取决于全校领导干部、教职工的态度是否端正、意志是否坚定、干劲是否卯足、措施是否得力。我再提几点工作希望和要求。
    一是提升谋划发展能力。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趋势,要求干部的视野、思维、眼界要开阔,善于研究借鉴、吸收利用有利于我们发展的新观念、新方法。要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敏锐抢抓机遇的能力,提高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提高战略谋划、总揽全局、开拓创新、推进工作的能力。谋划中要注意统筹兼顾、出新出奇,谋全、谋深、谋细、谋实,把学校发展规划、工作任务与本单位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善于借助外力、外部资源推进发展。
    二是提升执行落实能力。目标、任务、计划的实现,关键就是执行落实。抓好执行落实,需要我们在确保质量、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在选择最佳办法和途径上下功夫;需要我们专心致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精益求精,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需要我们善于钻研、勤于思考,不怕困难、不畏风险;需要领会好决策意图、掌握好总体思路、理解好任务要求,雷厉风行,立说立行;需要加强督查督办,进行有效的信息跟踪、过程督办和结果督查。
    三是提升责任担当能力。评价和衡量一个干部,关键是看他有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看他为学校发展实实在在做了些什么。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高度责任感,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真正把心思凝聚在干事创业上。要具有大刀阔斧的魄力和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接硬任务、打硬仗、解难题。要及时对照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在反思中找差距、谋发展,突出重点,知难而进,善始善终,真正将责任、担当落实到位。
    同志们,新学期即将开始,各部门、单位要及时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同时要全面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全校上下要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力争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和“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为强校梦的早日实现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