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议

发布时间:2007-12-19浏览次数:8


    7月10日,党委书记范跃进主持召开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以及各学院院长参加了集体学习。我校特聘教授、原吉林工业大学校长庄继德教授受邀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了专题辅导报告。
    庄继德教授的辅导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资源观、科学的制度观、科学的改革观、科学的政绩观、科学的效益观。并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思想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就在工作中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战略。
    第一,学科兴校战略。庄教授认为学科建设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关乎学校生存发展、兴旺发达。只有把学科建设搞好了,学校才能实现持续发展。而要实施学科兴校战略,必须做到一是优化学科结构;二是培育新的学科;三是注重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学术声望和影响力;四是推进学科组织创新;五是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六是完善学校学科管理体制,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全校的学科建设。
    第二,人才强校战略。庄教授主要针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个深刻认识”,即要深刻认识到人才问题是战略问题,要从战略高度对待人才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校之路。“两个牢固树立”,即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三个必须”,即必须千方百计培养人才,必须想方设法引进人才,必须排除万难留住人才。“四个努力营造”,即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让人才得到应有待遇的良好环境。结合我校实际,庄教授认为,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应该依靠关键人才;要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教学或科研优势;要激发教师的潜能和活力,不断增强全体教师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要注重培养具有一流水平即在国内某一研究领域居于首位,并得到公认的学科带头人;要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政策。
    第三,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战略。庄教授认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必须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同时,庄教授认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分层次进行,建立德育工作的综合体系,主要包括五个子系统,即课堂主导体系、课外支撑体系、服务支持体系、组织工作体系、工作保障体系。而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是要抓好师德建设。
    第四,依法治校战略。庄教授认为,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发展的前提。制度本身是一种资源,要不断优化制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学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运转。通过实施依法治校战略,构建和谐的山东理工大学。
    第三部分,庄教授主要针对学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上四大战略,各级领导班子和各级管理干部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工作思路和方法等问题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即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一认识、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以促进学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党委书记范跃进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庄继德教授分别就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辅导报告。报告结合我校目前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很多问题切中我校改革发展的要害,应该引起与会每位领导干部和各学院院长的认真思考。他说,如果从农机学院建校开始计算,我们学校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接近五十年的历程,到明年九月份我们正好是五十周年。这五十年的发展,我们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从合并组建山东理工大学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在原来并不算雄厚的基础上,基本搭建起了5个方面的保证学校发展的基本平台,即基本的办学条件平台、基本的人才队伍平台、基本的学科建设平台、基本的实验研究平台、基本的管理平台或者叫制度平台、或者叫文化平台。这四年的发展,是山东理工大学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勇敢进取的过程。虽然还有很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但是,我们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认知水平已经大大的前进了一步,这是我们四年来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
    在讲到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时,范跃进指出,在充分肯定我们四年来取得成就的同时,按照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我们必须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寻找新的发展思路,这正是目前摆在学校领导班子、全体干部面前的重要任务。在今年年初的党委扩大会议上,我讲了十个字,即“定位”、“转型”、“人才”“文化”、“特色”,头两个字就是“定位”,为什么讲“定位”?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有些方面的工作定位还不清楚。比如说,我们办学的定位,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学校?我们的学科发展的定位,我们到底怎么形成自己学科的优势?到底怎么发展我们的学科?我们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科研的定位,我们的研究是以什么为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总之,我们可能还有很多的定位没有研究清楚。定位如果不清的话,目标就很难制定,就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只有定位清楚了,制定出发展的战略,我们齐心协力往上走,才能实现整个学校的转型,找出一条自己的路,突出山东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独有的特色,这是我们学校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根本问题。那么,完成这四个方面最主要的支撑点就是人才。所以,“定位”、“转型”、“人才”“文化”、“特色”这十个字到目前来看还非常值得我们全体干部认真的琢磨。目前,我们对教学的总体思路、以及教学模式和培养体系的改革有了一定的思考,特别是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的重点可以简单概括为:“突出一个基础、三种语言”。“一个基础”就是人文社科的基础,做人的基础,素质的基础,科学精神的基础,主要是培养学生怎么做人,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三种语言即外语、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使大学生最基础的工具得到强化。通过两年的时间,通识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在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基础的情况下,再掌握一、两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该说,我们的教学发展思路已经比较清楚。而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就是我们的学科如何发展,我们的特色到底在哪里,如何形成我们的特色。再就是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怎样才能形成一套自己的德育体系?作为干部的道德规范,作为教师道德的规范,作为学生道德的培养体系,最后真正形成一种文化,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建立这样一个目标靠什么?关键因素就靠我们干部的水平。干部的水平上不去,就很难实现“精益化管理”,就很难制定出先进的管理制度,进而形成一种优秀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文化。
    最后,范跃进强调,第一,与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庄教授的报告,认真总结四年来的工作经验,全面分析要建设高水平大学还存在的问题,找出我们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思考建设高水平大学我们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怎么给自己来定位,怎么来选择发展的战略,怎么来选择实施这种战略的途径,怎么最终能形成我们山东理工大学自己的特定文化和特色。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但是,我们只有这样走,才能真正实现山东理工大学新的第二步的跨越。第二,根据校党委对学院暑期研讨班的安排要求,各学院在研讨的过程中,结合庄教授的辅导报告,特别是对庄教授提出的一些问题、思路和方法,认真地加以思考。各学院要和山东省同类学院做一个比较,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以及本学院的优势和劣势、潜能和差距,找出自己的学科发展、学科研究、人才培养、政策环境、和谐发展的路子来,要动员全体教职工抓住任何应该抓住的机遇,并充分挖掘各自的优势,为实现学校的第二步跨越作出贡献。只有各个学院的思路清晰了,目标明确了,发展好了,才能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