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马祖光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我校3号教学楼报告厅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祖光先进事迹报告团在该校副校长孙和义的带领下,为我校500余名师生做了一场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报告。校领导范跃进、都光珍、张新义、张元利、张宇声、姚德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新义主持。
张新义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马祖光院士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的情况。随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宋要武博士的主持下,从1962年开始多次采访过马祖光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报》原副主编马洪舒研究员、曾经与马祖光共历创业艰辛的同事王雨三教授、已经是博士生导师的马祖光的学生陈德应教授以及马祖光夫人的朋友闫波副教授分别从 “爱国爱党甘于奉献”、“励精图治勇攀高峰”、“厚德博学大师风范”、“相濡以沫真爱永恒”四个篇章入手,从不同侧面、结合亲身经历介绍了马祖光院士在做人做事方面的高尚情操、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孜孜追求和对亲人的挚爱深情,解析了这位过世的光学界著名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辉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报告会上,马祖光院士刻苦攻关、为国争先的奋斗精神,他多年来为国防科学研究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他坚持党的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操,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严谨治学、克己奉公的可贵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校师生。师生们也以阵阵掌声表达着对这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的深深敬意。报告会在纪念马祖光院士的《你是光》的歌曲声中结束。
张新义在总结致词中说,马祖光院士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献身科技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使命感,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和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集中体现了高级知识分子的崇高品质,也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目前,我们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尤其需要马祖光精神。全校上下要深入开展向马祖光同志学习的活动,以马祖光同志为榜样,积极投入到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事业中来。广大党员要学习他鞠躬尽瘁、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进一步增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勤奋工作,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理论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优化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工作领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为人师表,甘为人梯,视学术为生命,视学生如子女,把个人追求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以高尚的言行,教导和引领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广大学生要学习马祖光的为人之道、治学之道、做事之道,在马祖光精神的鼓舞下,自觉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坚持党的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操,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发奋图强,报效祖国和人民,用不懈奋斗铸就无悔青春、创造灿烂未来,成为矢志不渝、视野开阔、本领过硬、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马祖光,1928年4月11日生于北京,1946年起在山东大学物理系学习,1950年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50多年,创办了核物理专业、创立了国家首批激光专业、创建了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0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祖光院士长期从事激光介质光谱、新型可调谐激光和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研究,承担了国防科技工业重大项目、重要型号的科研生产,为国防光电子应用和发展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先后被评为航天部优秀党员、荣立航天部一等功;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9月和1987年10月,他作为代表出席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党的十三大。(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