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2日,由教务处和齐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国学与齐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专家论证会召开,副校长王学真、杜瑞成以及教务处、人事处有关负责人和齐文化研究院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论证会。
论证会专家组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与史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瞿林东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治安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家洲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张美兰教授,《光明日报》社高级记者、高级编辑、《文摘报》总编马宝珠女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育济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玮教授等八人组成,李治安教授任论证专家组组长。
论证会上,王学真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他在讲话中指出,齐文化是山东一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内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学校十分重视和关注《国学与齐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齐文化研究院具体承担了《国学与齐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这一课题。他殷切期望各位专家对策划书进行充分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并就如何实施、建设好这一课程体系提出建议。
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齐化研究院院长宣兆琦教授就《国学与齐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策划书进行了说明。与会专家就策划书的内容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经过讨论,专家组认为,《国学与齐文化特色课程体系》以国学和齐文化为重点,试图探索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适应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发展趋势,对相关大学的教学改革和通识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策划书设计合理、系统,主题明确,思路新颖,特色鲜明,在以历史人文学术介入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所突破,尤其是把地域特色文化与国学结合起来为切入点,专家组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学校领导的重视、齐文化研究院多年的学术积累和全力筹建,是这项计划实施的有利保证和基础条件。总之,该课程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尝试,应给予充分肯定。建议积极组织实施,进一步对课程设置和建构内容作适当调整,增强可操作性。
杜瑞成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山东理工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办学理念上,校党委书记范跃进曾多次强调,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所大学,尤其是理工大学,不是单纯培养工程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做人。山东理工大学历来注重大学文化建设,要培养有内涵、有文化背景的工程师或科学家。召开此次论证会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好这一办学理念。杜瑞成还指出,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国学与齐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为培养有文化背景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更加显著的实效。此次论证会专家层次高、意见水平高、工作效率高,论证会气氛好、人员之间感情好、论证结果好。论证会的成功召开一定会有力地促进《国学与齐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齐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