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报告”之何理专场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07-12-19浏览次数:23


    9月20日晚,由校团委承办的“文化名人报告”之何理专场在3号教学楼报告厅成功举办。中国国防大学原党史政工教研室主任、少将何理教授为我校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复兴》的精彩报告。
    何理教授首先讲述了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他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掀起了全民性的庆祝活动。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独立、民主、富强的关键,是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不仅取得了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胜利,而且动员和组织了民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人民民主革命阵线的发展,成为中国走向复兴和民主的转折点,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何理教授从如何正确理解、认识抗日战争;对抗日战争整体性研究问题;民主抗日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基础;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民主改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民主联合政府奠定了中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历史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战争的善后问题,包括战后国家正常关系的恢复、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和国民心态的平复;发扬抗战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八个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中国抗日战争伟大实践的成果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影响。
    何理教授强调,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全面的人民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正确理解抗日战争是研究抗日战争的前提,必须把抗日战争作为一场整体的民族战争来研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的抗战既支持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又牵制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在今天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最后,何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日本教科书等中日关系敏感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何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何理,国防大学原党史政工教研室主任、少将、教授。现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军委历史资料丛书编委会审查组副组长。对中日战争史和中日关系有着多年的深入研究,主要著作有《抗日战争史》(198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2005年)等;主编及主持编写的著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复兴枢纽》、《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史话》、《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百团大战史料》、《八路军事件人物录》等;参加编纂《中国共产党六十年》及大型史料《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等,并多次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等开设报告、讲座。(邢强、张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