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根据《山东理工大学关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及活动安排,11月10日,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金发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当日上午,王金发教授在3号教学楼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践》的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杜瑞成,教务处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出席了本次报告会,各学院教学管理科全体人员和部分教师代表共同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杜瑞成主持。
王金发教授在报告中就如何改进教育思想,以思想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和办学模式,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突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他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师德规范、教学育人的目标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等方面阐述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王教授重点阐述了研究性教学理念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深层涵义,他指出,研究性教学是一门文化,更是一门艺术,因此需投入真切的感情;他还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点、“五U系统”、“WHT模式”等不同方面鼓励青年教师要自信、勤奋,坚持研究性教学与学习。王教授在报告中还向我校广大教师展示了其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与成绩,在“实践与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开放式、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和有益性。王教授以简洁、幽默的语言,通过“细胞社会”的比喻揭示了教育与人才培养、社会文明的关系。他说,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1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的邀请,王金发教授为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水稻第6条染色体5S段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中,王教授以其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对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精彩阐述,赢得了生命科学学院师生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报告结束后,王教授将其近几年出版的教材和著作捐赠给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与王金发教授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王金发教授将对生命科学学院精品课程等工作进行指导。
王金发,197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中山大学遗传学硕士毕业,1989至1993年在美国洛杉矶贝克曼研究所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现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科研方向有:植物相关基因克隆包括水稻的广亲和基因克隆、植物抗冻基因克隆;以及植物酮类物质抗癌作用的研究等。王金发教授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SCI收录11篇),主编著作3部、词典一部,参编著作3部;主译1部,参译1部,主编出版网络课程电子教材2部。主讲课程有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微生物遗传学等,其中细胞生物学被教育部批准为2002年度“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2篇。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2003年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司志莹、宋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