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提前完成全年科研计划

发布时间:2007-12-19浏览次数:12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根据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体目标,认真分析目前各高校、科研院所同类学科的发展情况,对照自身现状,制定了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搭建电气工程学科群的发展计划。通过抢抓机遇,整合现有资源,突出优势,快速提升竞争力,近两年来,学院的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学科专业方向清晰,高水平论文数量、科研课题数量稳步增长,本年度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科研计划。
    学院科研工作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全院上下形成了科研工作是学院发展重中之重的共识。学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的意见,并在今年暑假期间召开的学院发展研讨会上制订了学院的“科研带动发展战略”。学院根据学校要求,细化了科研指标和任务,要求教授、博士带头走出去,了解社会需求,扩大对外联系,为承揽课题铺路,在全院上下掀起了搞好科研工作的热潮。
    二是制订适应学院“十一五”发展战略的人才规划,加大了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学院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了国内外人才引进的具体计划。在引进专业发展急需的博士和硕士的同时,送出八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院还采取不定期组织学术交流、送出去培训、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等方式,加大了对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加快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
    三是重视实验室建设,科研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加大了实验室投入和建设的力度,建设并完善了电子创新实验室、电子工艺实训基地。新增加的实验设备改善了科研基础条件,为科研工作人员立课题、出成果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本年度学院科研工作快速发展,尤其是横向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邹黎教授和边敦新博士开发研制的中频电炉系统和发电厂煤粉计量系统,在时风集团、淄博市焦化煤气公司、山铝热电厂等单位投入使用,反映良好,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为山东时风集团研制的铸铁屑清洁高效熔化技术设备,在节能和铸铁屑的回收利用方面为时风集团节约了大量资金,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徐丙垠教授牵头的电气技术研究所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控制、电力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配电自动化、开关磁阻电动机等研究方向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好的应用前景;由申晋博士和李田泽教授牵头的光电测试技术研究所,在纳米材料测量方面取得的成果填补了省内空白。
    目前,在姚福生院士的指导下,徐丙垠教授和边敦新博士等正在开展将开关磁组发电机用于风力发电方面的研究,该研究项目有望在我国风能利用上取得新突破;谭博学教授和哈恒旭博士与山东电力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特/超高压电网输电线路快速保护新原理的研究项目也已经起动。
    今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以科研工作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战略,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继续加大力度支持课题立项、出版学术著作,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汇聚人才,集中力量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到既有基础、又有特色,为学院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卢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