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学者抗议学术腐败现高校评职称之弊

发布时间:2007-12-19浏览次数:103


    一本为评职称而出版的学术专著,却引来两场官司,并引发海内学者的联名抗议,抗议人数由当时的300多人上升到了400多人。

  《求是集》案件,不仅仅是学术道德问题,更凸现了高校职称评定之弊端。

  一些专家认为,盛行于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学术评价、人才评价机制以及人才评聘机制不尽合理。教育、人事等主管部门,应当以这一案件为契机,改革人才评价体系。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成学真告诉记者,以前有句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现在对于高校教师来讲,职称就是高校教师的命根,因为,附加在职称上的种种利益太多了。

  天津市语言学会秘书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说,一名高校教师,从事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评上高级职称特别是教授,是其人生的终极目标。可以说,职称与个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学术声望甚至是在社会上的话语权等,都是息息相关的。

  据悉,许多高校目前都实行岗位津贴制,数目多少,主要是依据教师的职称而确定的。天津师范大学规定,教授的岗位津贴是2.8万元到5万元;副教授的岗位津贴是1.8万元到2.4万元;讲师的岗位津贴为一万元左右;而助教的岗位津贴只有几千元。

  一些采访对象告诉记者,有了高级职称,对于高校教师来讲,活动的范围就自然会扩大,可以做公司的独立董事、社会团体的顾问、政府部门的决策参谋等社会兼职工作,也就有了社会号召力。连记者采访找专家,一般都要找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一名高校的助教,是很难有社会话语权的,尽管有时,他对某个问题的研究,可能比教授还要更深刻。

  《求是集》的作者,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沈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求是集》就是为了评职称而仓促出版的,是急功近利,是他在韩国执教期间,借2003年2月回国过春节的机会,利用不到一周的时间,把以前的论文"氽"起来后结集出版的,出版时间是2003年4月,同年的6月《求是集》作为科研成果,进行正高职称的申报。

  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马庆株说,沈某利用《求是集》,来获得职称的目的非常明确,作为论文专著,这本书却只印刷了50到100本。《求是集》的出版,不是为了传播学术观点,展示研究成果,根本目的是为了评上教授职称。   目前高校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定依据,通行的作法是把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或出版的学术专著,作为一个"硬指标"。如果论文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无论这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得如何好,无论其有限的论文中包括质量多么高的一两篇论文,也无法得以晋升。

  谭汝为说,这种只重"量"而不重"质"的评审机制,就导致一些人盲目追求数量,采取拼凑的方法,一篇文章凑成几篇,或几篇文章再凑成一篇,还有人把以前的论文改头换面后重新发表,造成论文在学术创作时低水平重复,重复别人也重复自己,剽窃他人也剽窃自己。

  一些采访对象说,套用钱钟书先生《围墙》中的那段话:晋升初级、中级职称好比丫环收房,而评定高级职称好比妾室扶正;丫环作妾易,妾变正室难。在追求数量的政策导向下,大家不是沉下心来做学问,而是比关系、比门路,比金钱,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其一是请人代劳;其二是购买文章充数量;其三是找同窗好友、学兄学妹帮忙,在自己曾经就读的学校的学报上发表等。

  曾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工作,并负责审查过《求是集》的一位编辑告诉记者,《求是集》书稿当时就是沈某托一位领导送来要求出版的。尽管编辑部当时就有人提出异议,并有编辑拒绝在书稿上签字认可,但因为"领导的面子太大了",这本书最终还是出版了。

  谭汝为告诉记者,现在评定职称还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官本位",即评审的时候,只要是校长或院长,职称就很容易通过,即使他的专业水平还不够条件。有的评委还解释这种现象说,领导不是水平不行,而是工作太忙,时间不允许等等。

  谭汝为透露,现在圈里都流传这样的看法,先当教授后当院长或校长的,那是真本事;先当院长或校长,后当教授的,水平可能就要打折扣。

  成学真告诉记者,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是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者,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但这种职称导向,使得高校一些教师认为教学无所谓,只搞科研,而在教书育人方面用的精力却很有限。这就出现了上海交通大学一位讲师的悲剧人生,尽管他的课讲得很好,深受学生欢迎,只是因为他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够,最终也没能评上教授。

  时至今日,沈某都觉得自己很委曲。他向记者展示了他在《历史教育》、《中国文学研究》、《大韩中国学》、《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多篇文章,并告诉记者,按照天津市高级职称评定的有关要求,参评教授职称需要专著,《求是集》是他第一次出版的自选论文集,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专著有瑕疵,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真才实学。而且,他所讲授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为此还被选派到韩国教授汉语。但让人遗憾的是,从2003年申报到今年,他都没能通过教授资格评审。

  一些采访对象介绍说,当前在评定高级职称时,要制订合理的标准,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要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结合其各自情况制订分类的任职标准,不能笼而统之,这样势必造成混乱。

  谭汝为介绍,天津高评委文史组由7个人组成,人员一般分布是:3位来自历史学,3位来自文学,一位来自语言学。而各个学科,分得很细致,仅文学方面,就分为先秦、当代、现代等,你让搞先秦的专家,去探讨红楼梦研究者在专业方面的创新,这肯定是比较难的。所以,评定的专家,只好看上报材料,至于专业建树、业内贡献等方面,很难评估得十分准确。

  湖南商学院欧阳峣教授建议,改革的关键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即要符合教育的规律、科学的规律、人才的规律。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综合性的,既要有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业绩的定量考核,也要有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定性分析。应该把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教授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评价中要兼顾短期与长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鼓励他们通过较长时期的艰苦劳动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对人才的成长要有引导、激励和约束的机制,要为教授们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

  谭汝为认为,评定的程序也有待改进。据介绍,一般情况下,天津高评委的评审会议开一天,基本上是上午传达文件,阅读上报的材料,下午评定的结果就出来,晚上会议就散了。依靠一天的时间,要评判一位学者十多年的学术研究,肯定会较困难。谭汝为建议,由申报者个人先作学术演讲,将任现职期间的体会,学术成果的突破与发展,进行自我评价,由本学科的同行结合其教学实践,作出认定意见,这样,就能相对准确地判断申报者的专业水准。

  一些采访对象表示,当前部分高校推进"评聘分离制度",实行教师专业职务聘任制,这是深化用人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一评定终身"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对某些教师评聘职称后不思进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现象实施"硬约束",这必然有利于促进包括教授在内的高校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终身学习"机制,而且打破了论资排辈现象,鼓励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成学真建议,今后要注意教师的聘后考核,重视对教师的履职考核,使用人标准的执行,始终贯穿于评审---聘任---聘后(履职)考核的全过程中,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形成良性循环。

  据悉,各国对各级教师职务都有着明确的备选条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要求:学历,特别是学位;资历;教学、科研能力。如美国高校规定,讲师要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候选人资格;助理教授要具有博士学位,并且表现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的潜力,还要有2-3年的教学经验;对副教授及教授的要求就更高了。除了对教师的聘任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外,各国还具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以确保所聘教师"名副其实",如日本,每隔3-4年,要对教授和副教授,进行一次"业务审查",通过者方可继续聘用。这种严格的聘任标准和考核程序,不仅保证了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而且能激励教师勤奋上进,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有利于人尽其才和人才流动,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