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若干问题 这次全省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重点是研究教学工作中如何落实内涵发展的有关问题,会议的主题、主要内容和主要的工作安排都体现在承祥同志的讲话中,会后高教处要组织印发学习。 这次会议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各高校之间交流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我对大家提交的每一篇交流材料都进行了认真阅读,读了以后很受启发,每个学校提交的材料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我省高校这几年以来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管理的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比如有的学校对“三学期制”的探索,有的学校的课程管理和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更多的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把就业和培养的关系作为主题进行探讨,比如探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嵌入式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等问题,都做得非常好。建议大家会议期间和会后把这些材料认真地读一下,对有关问题可以和相关的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会上还印发了课程改革项目成果的汇编,是我们省这些年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也要认真地看一下,互相学习交流。 下面我就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大家交换一下看法,这些看法远不是定论,我只是把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在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思考和研究。 一、引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去年4月在农大会议上,我把大学的功能概括为八个字:“引领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大家讲得比较多,大学服务国家和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点没有疑义。但大学如何引领社会,我们思考得不够、做得也不够。服务社会是每一所大学应有的功能、应尽的责任,引领社会是否也是大学应有的功能、应尽的责任?我认为无论重点大学、普通大学还是高职学院,引领社会都是一项义不容辞的使命。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重要的职能,所有的高校都能认可,但是一说到引领社会,有些大学就重视不够、自信不足。诚然,引领社会要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思想,要通过大学自己的领先性成就引导社会进步与发展。但是,大学引领社会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不仅仅要靠科学发明、科学创造,还要靠大学精神、大学文化,要靠大学教师、学生的行为表现,这些都是大学引领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每一所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常说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职责恰如其分的概括。现在许多师范院校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