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上海财经大学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全校各院系、各部门同心协力,努力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稳步推进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全校毕业生稳定就业。
——广泛收集信息,加强形势研判,大力引进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学校于2008年11月举办了“外企进名校”综合人才招聘会,近6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会,提供1000多个岗位。12月又组织了“相约周二”系列综合招聘会三场,提振了毕业生的求职信心。为更好地引进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学校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学校还根据学生就业流向的特点,通过亲自走访、电话采访、座谈联谊等方式向各类金融机构了解招聘意向,及时向毕业生传递有关信息,消除他们的恐慌心理。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无锡、宁波、南京等市政府部门举办的就业促进活动,帮助毕业生把就业选择跳出上海,放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更广的天地,为祖国建设服务。
——切实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建立西部基层就业、见习基地。学校在继续做好2009年“服务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配合有关省市做好优秀大学生选调推荐工作和优秀人才储备工作的同时,重新修订了《上海财经大学鼓励毕业生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奖励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大了奖励力度,完善了实施和监督办法。此外,学校还筹划联系云南、四川、重庆、陕西等地政府部门和校友,准备与地市级人才服务中心和重点企业签订就业、见习基地协议,组织毕业生实习,最终实现就业。同时学校还加大对当地社会、经济情况的宣传,组织当地企业来校招聘,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到参加当地建设。
——引进社会力量,促进职业发展教育和服务的全程化。学校经过5年多的探索总结,逐渐形成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阶梯”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三类十种的职业发展教育实施载体。通过全程化的职业辅导,帮助学生合理定位,提升就业竞争力。这学期针对一年级新生,就业中心老师集体备课,到各学院以个人未来职业发展为主题,引导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合理安排处理学习、社会实践。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尝试与在大学生职业培训、留学咨询等领域有较强影响力的社会培训机构联手,推出以职业性格测试为平台的集测试、团体辅导为一体的系列活动。整个活动持续1个月,共有215人参与性格测试,有82人次参加了年级交流会,受到学生欢迎。此外,学校还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以“春华秋韵职业发展协会”为载体,传播生涯规划的理念,激发大学生主动探索自我、探索社会的积极性。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前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2008年9月,学校通过走访有关金融机构,掌握了人才需求的第一手信息,在开展学生辅导时更加有的放矢,缓解学生的恐慌情绪,能够理性地对待当前的就业市场竞争。另外,学校就业白皮书已经连续整理编写5年,通过分析其中相关的一些指标趋势,为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就业市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今年学校还开始进行职场岗位的调研分析,探寻岗位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进而为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并形成了《毕业生签约调查报告》和《教育、管理和就业联动――解读本科大学生的成绩危机》,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