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受人尊重

发布时间:2010-04-30浏览次数:9

建校近110年的山东大学,因2000年的合校一举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高校,虽然秉承孔孟遗风踏实为学,一系列创新举措依然扑面而来。学习法学出身的徐显明,和他执掌的这所大学一样,既坚持传统又锐意革新。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徐显明不断提到大学要有思想,要能引领社会。任山东大学校长一年多来,他已经在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意识分析基础上,为山东大学制定了“学术振兴行动计划”。
 
致力兴办受人尊重的大学
 
《科学时报》:您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7年,使该校成果累累,任职山东大学校长,您的治校理念有什么不同,如何使山东大学的特色得以彰显?
 
徐显明:治校理念因校而异,中国政法大学是以法科为主的特色性大学,本身就非常具有特色,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个特色做强,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做世界级的法科强校。但山东大学的特点是综合性,谈大学的特色,就不像特色性大学那样一看便知,它需要凝练和总结。
 
山东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风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有特色。但这种特色还要表现在它的学科、制度和文化上。任山东大学校长以来,我也一直在思索如何使山东大学的学术得到振兴、使我们的学科特色得以彰显。
 
山东大学创建于1901年,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100多年来,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为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目前,山东大学的目标是努力建设具有德性、思想性、创新性、特色性和“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我们的目标是要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前,我们首先要办一所受人尊重的大学。
 
《科学时报》:一所“受人尊重的大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徐显明:我对“受人尊重的大学”定义为“四性”,也就是德性、思想性、创新性、特色性。
 
第一是德性。德性是大学承担的社会使命,就是大学的责任感,也包括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责任感。
 
山东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110年前的《山东大学堂章程》中写到:“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非为诸生谋生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所以为天下培养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是山东大学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在感我们心中已存在了100多年。
 
第二是思想性。大学是产生学问和思想的地方,没有思想就没有高度,没有高度就不能引领社会,不能引领社会就很可能被世俗化,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
 
第三是大学的创新性。创新远不只是科技创新,而是一个思想体系。每个领域都有创新,但大学的创新是最综合的。
 
既能创新知识,又能创新方法、思想、文化,只有大学可以办得到。但在所有创新中有两点是始终伴随的,一是思维的创新,一是制度的创新。
 
第四是特色性,就是不可替代性。如果一所大学是可有可无的,它肯定不受人尊重。
 
这四性同时具备,才能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学。其中,我们把德性放在第一位。山东大学要办成一所最有德性的大学,我们处在齐鲁之地,最有这样的传统优势。
 
“创新+守成”方能显示大学真正实力
 
《科学时报》:作为有近110年历史的古老大学,山东大学如何看待自己优秀独特的传统?
 
徐显明:山东大学是中国最古老的、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之一。她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她的办学章程不断被后来的大学所模仿和照搬,山大实际上成为上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样板。
 
山大历史上有许多优良传统,比如臧克家在数学考零分的情况下被录取,这种能够发现人才的机制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制度应该保留下来。我们在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各有一次辉煌,都集中了中国最好的大师级人物,这促使我们反思现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不是也要瞄准这样的目标。
 
凡是形成传统的我们都要弘扬。评价一所大学的综合能力时,人们往往只注重这个大学的创新能力,可对于一所古老的大学来说,还需要另一种能力,就是守成的能力,“创新+守成”才能真正显示大学的实力。我们今天有义务挖掘我们的传统,把我们优秀的独特的传统弘扬光大。中国有一些大学之所以不断被社会所诟病,其很重要的原因不在于其不具备创新能力,而在于其失掉了守成的能力。
 
《科学时报》:“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可谓是山东大学立足守成、努力创新的重要举措,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徐显明:山东大学实施“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大致目标是要形成“追求真理、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是我们的软环境。确立以学术为主导的办学理念,这是我们的价值取向。
 
目前大学在科研上有三大变化:第一,对科研的评价由过去的以量为主转向以质为主;第二,科学研究正从以前的单兵作战转为集团作战,所以“大师+团队”是当今世界最好的科研模式;第三,学术研究从以学者的个人兴趣为主转向服从国家需要。
 
“学术振兴行动计划”要求,理工科教师要在影响因子3.0以上的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以影响因子来判断学术水准。人文社会科学教师要将产生思想、产生传世之作作为自己的追求。
 
我们要求教师申报国家课题,直接把自己的科研融入国家需要当中。我们希望能够产生一批高质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打造世界知名的学术品牌,包括通过国际会议、论坛,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合学术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基本满足学术空间需要,使主要学术指标翻番,其他可排序的科研要素指标均有大幅度的前移。
 
SCI论文的数量,实质上就是大学里的GDP,尽管它在衡量大学水平上还有不科学的地方,但目前还没有其他指标能够取代它。山东大学在该榜上的排名一直处于国内前十位。
 
按照美国SEI的排序,山大在世界上的排名是401位,我希望通过“学术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争取至建校120周年时,能进入世界前300位,至建校150周年时,能进入世界百强之一,在中国,她则应始终处于一流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