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联盟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10-07-25浏览次数:8

7月24日上午,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联盟会议在杏园西二楼会议室召开。省经信委职教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世忠,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伯宁,省经信委职教办继续教育处处长王朝印,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新义,党委常委、副校长杜瑞成,校长助理邹广德出席会议,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柴油机有限公司、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临沂开元轴承有限公司、山东金岭铁矿、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梁邹矿业集团、上海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乐成集团3G创意研发基地、山东师创软件工程有限公司、东软集团等十二家合作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我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杜瑞成主持。

  张新义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我校的总体情况,他指出,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步骤和重点任务,开展校企联合,推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深入实施,加快人才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建立校企联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和高校双方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加强校企合作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来说,加强校企合作有助于高校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他表示,山东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学校将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认真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多年融入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的基础上,以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为目标,以校企联合为平台,以工学交替为手段,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宋伯宁从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山东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他在讲话中简要阐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和总体思路,对我校近年来在教学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山东理工大学作为首批入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省属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创造条件,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扎实做好各项试点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后备工程师,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改革提供示范和有益的借鉴。
  王世忠在讲话中指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界与工业经济界的一件大事,有利于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和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校企双方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他在会上通报了全省企校合作情况,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质量,并希望相关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实践作用,真正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为我国培养后备工程师的摇篮。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刚表示公司将严格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邹广德从我校人才培养情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实施该计划的思路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作方案。

  会上,学校还举行了兼职教授聘任仪式,张新义代表学校向张秀文、许尚峰、徐刚、黄猛、于保建、孙国廷、傅海亭、李秀臣、李信、樊明玉、黄馨、路东尚、汪宗文、王春生、刘圣刚、赵敏、陈荣根、高寿柏等18位兼职教授颁发聘书。
  下午,相关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分别与合作企业代表就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学校从2010级学生开始在这三个专业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每个专业40名学生。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分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实行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两段制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本科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为四年制本科,“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硕士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是2年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1+1”模式,即学生本科毕业后,通过保送或考试攻读工程硕士,在校累计学习一年,在企业累计顶岗一年,同时完成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