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是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新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促进我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与发展,引导高校科学定位,优化结构,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开发、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各自办学优势、学科特色和专业品牌。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我省重点学科的综合实力,学术团队建设成效突出,学科基础平台构建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经过重点学科的建设,使部分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其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逐步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产生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原创性、创新型、技术技能型重大成果,服务国家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使重点学科这个平台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的中心。
“十二五”期间,我省按照建设规划,由省教育厅和建设单位签订项目建设任务书,对省重点学科、省特色重点学科实行目标管理和“奖优汰劣、滚动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学科的检查与监督。对学科建设成效突出的加大支持力度,效果差的限期整改,直至终止重点学科建设。我省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对省重点学科、省特色重点学科进行适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