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2012-09-18浏览次数:13

    新学期开学后,山东大学认真落实“2011计划”,按照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在儒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立国内高校间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新模式。山东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制定了“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确立了将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类似于哈佛燕京学社的国际古典学术研究中心、国家文化复兴的战略智库以及儒家文化应用与产业化的示范基地的目标并达成了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教学、科研、人才等管理与组织模式的发展共识。
    ——实质性推进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山东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签署“山东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协议书”和“山东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关于联合创办‘黄昆半导体科学英才班’的补充协议”,实现优势互补,探索微电子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黄昆半导体英才班”,是物理学院继设立“王淦昌国家物理学基地班”、“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之后设立的第三个以我国著名科学家命名的英才班。
    ——积极开展国际协同创新,深化国际间的深度合作。山东大学与夏威夷大学签署《关于开展儒学国际协同创新项目合作意向书》,推动儒学国际协同创新 根据意向书,双方将共同开展儒学国际协同创新,合作建设儒学与中国文化复兴研究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双方及其他协同创新主体高校间的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