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省级媒体记者组团来校采访

发布时间:2018-12-24浏览次数:80

      12月14日上午,来自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大众网、凤凰网、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省教育厅新媒体工作室等国家级、省级媒体的10余名记者来到我校,就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举措与取得成绩,进行深入采访。

校党委书记吕传毅、党委副书记胡兴禹在鸿远楼七楼会议室与媒体记者进行座谈交流,党委宣传部、人才工作办公室、教务处、服务地方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由胡兴禹主持。

吕传毅代表学校对采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两支队伍”,落实“三个着力”,强化“三项保障”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思路、改革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吕传毅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山东省对推进新时代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学校按照国家和山东省的部署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己任,明确提出了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打造“两支队伍”,即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和高水平的管理服务队伍。吕传毅介绍,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在“两条战线”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第一条战线是招才纳贤,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第二条战线是注重激活和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实施校内高层次人才“双百工程”。学校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打造高水平的管理服务队伍。一方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用人导向,“从好人中选能人”“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激励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成绩在同一序列排名后5%的中层干部进行提醒约谈或组织处理。

落实“三个着力”,即落实着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着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和着力提升校地融合发展能力。吕传毅说,学校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打造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构建了完整的“五有”人才培养体系,学生成长成才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需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科研人员有尊严、有荣耀地投身科研,着力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精准发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坚持“大米小米一起熬”的新理念,创新校地校企融合发展新格局,建立校城融合人才共建共享机制,与淄博市各区县深入融合对接,共建研究院,校地融合发展事业如火如荼。

强化“三项保障”,即强化政治保障、条件保障、制度保障。吕传毅介绍,学校党委贯彻党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强化思想引领,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办学服务,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完善办学条件,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条件保障;坚持“明规矩、细分工、多沟通、巧补位”,健全议事决策、分工协调、沟通交流、监督制约等有效机制,推进教授治学与民主管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胡兴禹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学校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在能为之处找潜力。立足学校现有条件基础做文章,主动作为,深挖学校的发展潜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二是向改革创新要动力。通过改革创新,激活释放各个部门单位人员的活力,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三是通过党建思政聚合力。通过抓党建、抓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四是在关键发展要素上有定力。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学校始终紧抓人才工作这根弦,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五是向融合发展借巧力。利用社会、企业的资源,巧妙地搭建合作平台,通过深度融合加快学校发展。六是在大学职能上提实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等工作情况。各媒体记者分别就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校地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采访和交流。

下午,记者团到我校工程陶瓷研究院、新型聚氨酯材料研究院、机械工程学院进行了现场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