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2019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9-03-12浏览次数:1984

2019年是学校工作强化落实年。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强化认识,强化组织,强化措施,建立工作专班机制,着力抓好“首要工程”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五有”人才培养、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校地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积极服务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一、强力推进人才优先战略,提升师资队伍数量质量

1.狠抓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用好用活人才政策,引进培养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6人、省部级人才8人以上。利用好人才招聘机构全球延揽人才,建立海外人才联络站,组织34个海外人才招聘团组。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建立急需紧缺人才快速引进通道。加大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培育力度,全力推进院士申报工作。建立“稷下学者”人才荣誉体系,完善提升高层次人才“双百工程”,打造人才工程品牌。(人才工作办公室、人力资源处)(括号内为牵头单位,下同。)

2.强化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对接山东省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推进校城人才共赢共享,强力落实人才引进计划任务,完善人才引进通报分析制度,引进优秀青年博士180人左右。完善引进人才的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招收博士后10人以上。深入实施教师成长发展工程,创新青年人才国际化培养,新增具有海外学习研修经历教师70人以上。深入开展青年教师入职及执教能力培训,优化人才梯队发展政策环境,培育更多青年学术英才。(人才工作办公室、人力资源处、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3.完善人事及人才管理服务机制。抓实师资队伍首要工程,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服务协调工作小组职能,加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设,打好引进、培养、留住、用好人才的组合拳。健全基于岗位管理的“设岗聘用、晋升晋级、考核评价、分配激励、流转退出”用人制度体系。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岗位任务与考核管理办法,发挥绩效工资激励作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修订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用办法,制定产业教授管理办法。推进管理岗位人员定编定岗,完善管理人员公开招聘机制。(人力资源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党委组织部)

二、聚焦“双一流”建设,着力提升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

4.强化一流学科和学位点建设。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深入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培育建设国家一流学科3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35个。完善学科聚焦发展和协同发力机制,强化3个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保持化学学科位居ESI1%,争取更多学科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深入推进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学术特区建设。做好2020年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作,推进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抓实第五轮学科评估准备工作,力争实现参评学科提档进位。适时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5.培育标志性成果和重大科研项目。加大标志性高质量科研成果培育力度,力争获得国家科技奖12项,实现科技奖励层次数量双突破。强化科研项目培育、申报管理,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150项左右,实现国家重点重大项目新突破。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提高项目按期结项率和结项质量。扎实推进军工保密、质量体系等资质升级换版工作。到位科研经费2.5亿元以上。(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服务社会办公室(省局共建办公室))

6.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接省重点重大规划,聚焦“十强”现代优势产业群,整合研发优势资源,选定科研主攻方向,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实现省级大学科技园首批项目入驻,探索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强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制定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办法,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做好科技扶贫项目立项、成果转化,提升重点扶持乡镇科技扶贫实效。扩大优质稿源,提升学报学刊影响力。(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服务社会办公室(省局共建办公室)、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管子学刊》编辑部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强化专业建设与评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制定专业质量标准。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建设,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内涵发展。强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争取已受理专业通过认证,新遴选810个专业提交认证。加强新工科建设,推进专业+新一代人工智能建设,联合共建特色专业或行业性学院。做好首轮本科专业评估第一批评估专业整改及第二批30个左右专业评估工作。在部分优势学科启动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中心)

8.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细化落实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方案,深入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条件建设,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五有”人才培养质量。召开第八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强化课程建设,修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启动课程评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做好教研与教改立项,入选省级以上教改项目1012加强教学管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修订教学名师工程实施办法,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实施教师发展系列工程,获批省级教学名师12人。(教务处)

9.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校企育人联盟,优化学生实习实训机制,建设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和实习实训教学示范基地。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引领,深入推进实验室分类管理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深化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拓展工程训练创新基地功能。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成立23个创新创业实践班。(教务处、工程实训中心、实验管理中心、创新创业学院)

10.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修订招生计划分配管理办法,优化分配机制。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体系和激励机制,获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奖46项、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115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强化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体系。健全学位论文审核评价体系,提高博士学位授予标准,获省级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35(研究生院)

11.全力促进教育国际化。完善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召开推进国际化建设工作会议。新增具有实质性合作关系的海外高水平大学810所。探索推进与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在联合建立“丝路学院”、科研创新等方面合作,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新高地。制定学院国际化发展评价体系,形成校院两级国际化建设机制。加强学生出国交流项目规划实施,加大支持力度,扩大交流规模。聚焦海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留学稷下”行动计划,建立国际学生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提高学历留学生比例,招收培养留学生800人左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院)

12.推进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稳定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加强非学历教育发展规划,做强企业家培训等社会培训项目,打造理工培训品牌,争取上缴学校办学纯收入2200万元,实现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聚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统筹规划全省年度任务,规范管理培训项目。高质量完成学校职教师资培训任务,拓展职业教育省外培训市场(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

四、聚焦改革创新,激发事业发展内生动力

13.强化改革统筹谋划。把握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全力争取进入重点建设的省属本科高校行列。开展“十三五”规划阶段性检查,启动“十四五”重大发展课题征集与研究。聚焦关键指标,明确发展对标,开展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规律专题研究。按照省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要求,推进学校办学绩效评估研究,加强学院与校级研究院目标任务管理和学院关键指标考核。积极争取省部共建,论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学院及医学院规划建设。(发展规划处、人力资源处、服务社会办公室(省局共建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院)

14.深化服务社会机制改革。持续推进青岛研究院规划建设,做好开工建设准备、项目论证和团队入驻等工作。扎实推进省局共建工作,做好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部门的对接,争取国防科技项目立项实现新突破,全力融入并推动省市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校城融合发展九大工程,拓展融合发展领域,谋划推进淄川创新发展研究院、博山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建设,加快与淄博市共建鲁中创业创新中心,打造融合发展标志性合作项目、平台及成果。围绕区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热点难点,加强特色智库和齐文化亮点建设,精准建言献策、咨政服务。推进与北斗国家有关单位、京东集团等在新型智能领域战略合作(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处、服务社会办公室(省局共建办公室)、齐文化研究院、淄博发展研究院、青岛研究院)

15.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修订《山东理工大学章程》,完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围绕教好、学好、管好,开展政策制度执行情况专项审计,做好制度废改立释工作,增强政策制度的协同性与耦合性,强化有效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能力。修订党务公开办法,完善信息公开内容。以院为实体改革为重点,调整优化部门职能。完成校学术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的章程修订及换届工作。总结部院结合模式试点经验,推进部院结合改革取得更大成效。筹备召开理事会一届四次会议。(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科学技术处、经济与管理学部)

16.改革工作强化落实机制。聚焦重点事项、重要工作,建立专班工作落实机制(详见附件),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确保专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强势突破。继续实行工作落实月报和定期通报制度,开展精准督查、跟踪问效。坚持分类管理、分类考核,综合投入与产出效益,科学设置目标任务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营造褒惩并举的良好氛围。(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发展规划处)

五、强化思想引领,全面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17.做实做细学生教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完善日常教育+专项主题+X”模式,精心设计新生入学教育,探索实施二、三年级升级教育,夯实毕业教育。强化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探索项目课程化建设。深度整合易班、青春在线和理工青年网站资源,规划建设“易青春”网络文化工作室和“青年面对面”直播栏目,开展“青年大学习”等活动,增强网络育人实效(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

18.提升管理服务育人成效。强化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增强学生纪律规矩意识。持续推进班级建设和学风建设,升级改造大学生事务中心,着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坚持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相结合,强化学生“微组织”建设。坚持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提高资助精准度和育人成效。(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

19.强化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深化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发挥辅导员协会、年级工作组作用,建好辅导员工作室,举办学生工作论坛,提升辅导员导师、导演角色胜任力。改革学院学生工作评价办法,修订辅导员职称评聘和工作考核办法。强化专业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工作人员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增强育人合力。(学生工作处、人力资源处、教务处)

20.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稳定本科办学规模,积极争取研究生招生计划,完善招生宣传网络,着力提高生源质量。探索“专业+学校”志愿填报模式下招生工作改革。拓展就业市场空间,加强就业工作站建设。运用线上+线下模式,做好信息化建设和就业事务管理,开展一对一职业咨询,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率92%以上。(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院、教务处)

六、强化发展保障,营造良好办学条件

21.强化财务资产管理。创新财源建设机制,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化筹资体系。坚持开放办学,强化争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为事业加快发展集聚更多优质资源。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内控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完善财务运行机制,提升学院自筹经费、自主理财能力。制定校企体制改革方案,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行体系。坚持提质量增效益,高质高效完成招标采购。完善教学科研房产配置标准体系,制定学院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和评价依据,开展重点工作专项审计。加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力度,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考核体系。(计划财务处、审计处、资产管理处、实验管理中心、奥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2.强化后勤服务保障。做好6号、7号实验教学综合楼施工管理,完成工程土建及大部分安装任务。抓紧开工建设23号、24号学生公寓和学生生活服务楼,完成工程土建及部分安装任务。完成校园规划修编工作。推进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化后勤实体内部运行机制和服务社会化改革,办好师生满意的大后勤升级改造浴室、充电桩项目,推进电力增容与公寓区制冷设备安装。修缮改建教学楼、学生公寓及周边设施,加强绿色校园及育人环境建设。调研论证教工居家养老及医养中心建设,做好医疗保险社会化工作。(后勤管理处、基建处、校医院)

23.加快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推进一体化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基础网络建设,优化网络结构。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基础数据共享对接。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数字财务建设。做好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服务与发展工作。开展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完成档案数据转换升级。(网络信息中心、计划财务处、图书馆、档案馆)

24.强化安全稳定保障。健全安全稳定责任体系,建立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机制,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推进应急安全演练标准化、专业化。规范校园交通秩序,完善校园交通设施标识标牌。推进校园智慧安防建设,加强技术防控措施,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安保队伍建设,深化校警协作,推进校园安全群防群治。(安全管理处)

七、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促改革促发展

25.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落实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创新学习载体和方式方法,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自信”。推广使用“学习强国”网络学习平台,打造学习“新高地”。做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工作,开展专题理论研究和课题立项。(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26.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常委会自身建设六项规定等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和协调运行机制,着力提升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履职能力。坚持五个明确,确保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整改到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实践、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综合分析并合理运用干部考核评价结果,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组织开展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干部培训,增强中层班子、中层干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学校决策部署的能力。做好干部约谈提醒函询诫勉,强化干部监管效力。(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

27.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继续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制定党建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抓党建突破项目验收和立项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院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加强党建工作调查与研究,推进党建阵地示范点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党委组织部)

28.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和追究办法,开展自查督查。强化省重点马院建设,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严格执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评选表彰“三育人”标兵和“最美教师”,举办退休教师集体荣休仪式。强化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管理,构建“一盟百站千员万圈”体系,讲好山理工故事。持续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深化省级文明校园建设,开展学院特色文化建设,打造标志性文化景观,做亮科技文化艺术节、稷下大讲堂等活动品牌,增强文化育人实效。(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2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构建责权明晰、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适时启动校内巡察工作,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强化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日常监督,做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加大对“四风”的监督检查力度,抓好机关作风检查和民主评议。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各类简报、评比和表彰。出台信访举报审查调查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强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教育阵地建设,提升纪律教育和廉洁教育实效。(党委(校长)办公室、机关党委、党委宣传部、纪委监察处)

30.凝心聚力促进事业发展。开展学校大发展,我该干什么大讨论,激励教职工敢担当、抓落实、善作为。深化“同心”实践,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服务发展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坚决防范和抵制校园传教渗透。深化与港澳台高校交流合作。支持关工委工作,提高离退休管理服务精益化水平。成立行业校友分会,推动校友工作和基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召开三届五次教代会、第三次团代会,发挥师生民主管理作用,凝聚推进发展的强大力量。(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 妇女委员会、团委、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处、校友联谊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