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学校工作深化落实年。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主题,以提升治理能力为主线,深入学习,深度调研,深化改革,深抓重点,着力抓好“首要工程”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五有”人才培养、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校地校企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深入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
一、狠抓“首要工程”,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数量质量
1.狠抓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深入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用好各级各类人才政策,加大柔性引才用才力度,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加大培育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力度。力争引进培养国家级人才5人、省部级人才5人以上。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双百工程”,遴选培育新一批“双百工程”人选,着力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梯次递进、业绩突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协调工作机制,为各类人才作用发挥搭建平台、跟进服务。办好山东省第七届泰山学者沙龙。(牵头单位:人才工作办公室、人力资源处)
2.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校城融合人才共建共享,拓宽海外引才引智渠道,协同联动,强化督促,力争引进优秀青年博士160人以上。深入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内外访学和短期合作交流成效考核评价机制,新增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60人以上。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招收博士后5人以上。建设教师发展项目资源库和专家库,深入开展青年教师入职、执教能力等培养培训。(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处、人才工作办公室、教务处)
3.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出台教师岗位任务与考核管理办法,做好第二轮岗位聘期期满考核和第三轮岗位分级聘用工作。制定非事业编人员使用与管理办法,推进学生助理岗位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多元化用人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落实管理人员职员制,修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适度调整管理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处、人才工作办公室、计划财务处)
二、聚焦“双一流”建设,着力提升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
4.深抓一流学科建设。对标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深入推进农业工程学科加快发展。完善支持政策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学术特区建设。深入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行动方案,遴选学科亮点发展计划建设项目,努力打造特色、形成优势。加强学科分类建设规划与培育,强化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建设,力争进入ESI前1%学科1~2个,培育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1~2个。(牵头单位:研究生院)
5.抓好重大科研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建设。落实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项目)奖励办法,加强科研项目培育、申报管理,着力培育国家级重大项目、国家级科技奖励、ESI高被引论文等标志性科研成果。争取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140项左右,获国家科技奖1~2项,发表ESI高被引论文3篇以上、三大检索收录等论文1000篇以上,到位科研经费2亿元以上。(牵头单位: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6.强化学位点建设。结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完成2018年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合理优化学科布局。强化2020年拟新增学位授权点培育工作,结合学科亮点发展计划,培育建设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以上。统筹协调学位点自评估整改阶段、随机抽评阶段各项工作,做好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工作。(牵头单位:研究生院)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五有”人才
7.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落实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方案,启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抓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强化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力争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2项。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改革,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遴选40门左右课程实施课程综合改革,入选省级教改项目5~8项。完善教学信息化课程评价体系,深化教学信息化改革,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推进考试考核改革,创新考务工作管理体制。探索“专业+”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好万哲先数学实验班、五征卓越工程师班等实验班。修订教学三级奖励制度体系,启用新版教务管理系统,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进专业认证,构建科学高效、机制健全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牵头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中心)
8.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做好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与教学资源配置,加强省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细化推进年度建设任务。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遴选及建设工作。加强新工科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入推进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启动建设新工科试点专业和试点班,共建特色专业或行业性学院。修订专业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启动首轮校内专业评估工作。(牵头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中心)
9.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完善实践教学规范标准,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以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深化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构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体系。落实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构建“全过程、深融合、协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以大红炉众创空间为龙头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新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75个左右,完成创客工场建设。(牵头单位:教务处、工程实训中心、实验管理中心、创新创业学院)
10.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优化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争取获省级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3~5篇。启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善学位论文质量跟踪评价制度。修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实行基地考核与奖优汰劣机制,着力提高基地建设质量。提高国际教育背景导师比例,落实研究生出国(境)资助与管理办法,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及教育培养国际化。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牵头单位:研究生院)
11.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制定进一步推进办学国际化实施意见,积极拓展与海外高校合作交流,新增具有实质性合作关系的海外高水平大学5~6所。推进校城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拓展工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合作。深入落实校院两级国际化办学机制,推进学院海外合作伙伴建设,加快推进学院办学国际化进程。实施留学稷下行动计划,外国留学生规模达到700人左右。加强国际交流项目建设管理,制定本科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管理和资助办法,扩大学生出国交流规模。大力引进国外高水平师资、优质课程等资源,促进国外优质资源与学科专业精准对接。(牵头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12.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组织省培、国培项目申报评审工作,拓展职业教育省外培训市场,高质量完成职教培训任务。优化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管理系统,推进项目信息化管理。开展山东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成立30周年活动。统筹推进函授教育、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提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新增培训项目3~5个,大力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加大各类培训力度,打造立足淄博、辐射全省、特色鲜明、优势品牌、较大规模的鲁中人才教育培训中心。(牵头单位: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
四、深化山东省试点改革项目,全面释放改革活力
13.深化“院为实体”改革。制订定编定岗方案,科学核定学院各类人员编制数额和岗位结构比例。执行学院经费核定办法,建立健全学院经费预算管理等配套办法,推进校院两级财务预算管理,提高学院自主理财能力。深入实施学院关键指标考核奖励办法,制定指标任务分解与考核办法,引导学院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完善规划运行监控机制,开展“十三五”规划落实中期检查。开展办学绩效考评研究,科学设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探索构建绩效评估数据系统。(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处、党委组织部、发展规划处、计划财务处)
14.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落实首席专家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改革文件,修订完善科研任务分配、科研成果积分制换算、科研关键业绩指标激励、专利管理等制度文件和工作流程,深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效。发挥校级研究院学术职能,评估校企合作科研机构建设效果,提升科研能力与学术贡献度。建设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创新科技成果信息档案管理模式。做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申请工作。办好各类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举办“稷下学宫与希腊柏拉图学院对比研究高峰论坛”,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扩大优质稿源,提升学报学刊质量。(牵头单位: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齐文化研究院)
15.深化服务社会机制改革。完善校地融合发展机制,深入推进“九大工程”,深化与淄博市全方位合作。强化科技供给能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加快鲁中创新创业中心建设。整合校地企研发资源,加快建设山东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鲁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淄博发展研究院建设,打造高水平智库。加强齐文化研究,助推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文化名城建设。深入推进山东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学校工作。加强规划论证,加快推进青岛研究院建设工作。深化落实招远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口创新研究院等合作事项,积极推进潍坊研究院建设,深化与江苏沛县、淄博市张店区、周村区等各区县的战略合作,加强与企业精准实质性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牵头单位: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发展规划处、齐文化研究院、淄博发展研究院、服务地方办公室)
16.持续提升治理能力。深入贯彻实施学校章程,修订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效力。修订督查督办工作办法,完善工作月报制度,推动工作深化落实。调整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保障其发挥学术事务职能。召开学校理事会一届三次会议,探索建立校友行业协会,完善教育基金公益捐赠项目,凝聚各界力量支持学校发展。细化完善党务公开、信息公开内容,推进法律顾问、财务顾问制度落实,提升依法治校水平。明确职责,加强协调,深入推进部院结合模式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党委(校长)办公室、科学技术处、校友联谊办公室、经济与管理学部)
五、突出思想引领,全面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17.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习教育活动,建立并完善各类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各环节、各阶段的衔接与沟通交流机制,织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格。制定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发挥各类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加强网络思政载体建设,推进易班建设,发挥青春在线等网站作用,形成线上线下育人合力。聚焦学风建设,完善工作措施,激发学生成长内生动力。落实学校共青团改革方案,构建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持续打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品牌,增强共青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实施健康校园计划,加强宿舍文化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心理咨询服务和干预。(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
18.提升管理服务育人水平。落实关于加强班级建设的实施办法,修订学生综合考评办法,建立与“五有”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生考评体系。实施主角计划,开展各类主题社会实践、文化科技和社团活动,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拓展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加强数据分析与使用,提升学生管理服务精准度。建设完善网上服务大厅,优化大学生事务中心服务功能。修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提升资助精准度和资助育人效果。(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
19.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建立辅导员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发挥辅导员协会作用,加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落实《山东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发放暂行办法》,修订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考核办法、职称评聘细则等制度,完善辅导员荣誉体系,激发内生动力。加强班级导师工作培训和业务指导,提升班级导师工作胜任力。完善专业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工作队伍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全员育人。(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人力资源处、教务处)
20.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深入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加快省内外优秀生源基地建设,落实接收推免生暂行办法,改版优化招生在线网站,努力提高生源质量。深化“专业(类)+学校”高考招生改革,编制专业选考科目,建立招生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启动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加强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和过程指导,强化就业市场建设,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确保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牵头单位: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院、教务处)
六、强化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提供全面细致高效服务
21.强化财务资产管理。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化筹资体系,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科学配置财力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加强内部审计,以规范促发展。深入推进教学科研单位用房管理办法落实,提高房产资源使用效益。加强科学论证,严格招标采购。细化经营性资产目标管理,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盘活闲置资产,寻求校办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出台实验室分类管理和建设标准,扎实推进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推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纳入实验平台管理,完成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牵头单位:计划财务处、审计处、资产管理处、实验管理中心、奥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2.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推进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新突破。加强对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公共区域空间利用的论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科学制定修缮计划,做好学生公寓、智能社区等专项修缮改造。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提高餐饮服务质量。推动校园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建设节约型校园。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行物业管理标准化服务。开工建设6号、7号实验教学综合楼,筹建23号、24号学生公寓楼。调研论证医养中心项目,推进医疗保健规范化建设。(牵头单位:后勤管理处、基建处、校医院)
23.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快数字校园二期项目建设,整合网上办事大厅数据,推进数字资源对接共享,进行数据深度分析。实施办公区域网络扁平化改造,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快建设移动校园平台,适时对一卡通及辅助设施进行升级。推进数字财务建设,打造“数字化财务”。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模式,提升图书文献等资源保障能力。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提高档案查询利用和校史资政育人水平。(牵头单位:网络信息中心、计划财务处、图书馆、档案馆)
24.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推广使用大学生安全知识测试系统,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强校园管理,强化安保队伍建设,推进校园安全群防群治。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制订安全工作量化指标,推动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强化校园安全监督检查,试行消防安全第三方专业评估。规划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安防数据信息共享。加强与地方执法部门的沟通合作,深化校园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牵头单位:安全管理处)
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促改革促发展
25.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学习载体和方式方法,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专题教育活动,推动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增强师生“四个自信”。选树典型人物,深化创建时代先锋,宣传模范事迹,发挥示范作用。开展专题理论研究,组织相关课题立项、优秀成果评奖推送工作,提升理论指导实践水平。(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26.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常委会自身建设六项规定等制度,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抓好年度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整改,持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和赴高水平大学调研活动。修订中层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提高考核评价科学化水平。完善干部选任工作制度,构建人岗相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干部约谈制度,推动从严管理干部常态化。(牵头单位: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
27.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和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层层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定过硬党支部建设标准,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全面推进过硬党支部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化基层党支部创新项目和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用好“党建—灯塔在线”网络学习平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突出政治标准,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加大基层党建的资源支持力度。继续做好“第一书记”工作。(牵头单位:党委组织部)
28.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八项工程”,制定思政工作考核办法,推进思政工作载体和方式方法改革。推进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开展教职工思想状况调研,落实《教师行为七项规定》,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成立教师工作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管理。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加强校报、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建设,成立学校新媒体联盟,积极开展深度解读、专题报道和典型报道。持续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建设,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推广使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做亮科技文化艺术节、稷下大讲堂等文化品牌。(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2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要求,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分类开展纪律教育和廉洁教育。加大对“四风”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防范和查处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做好新一轮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畅通信访渠道,探索主动发现问题的监督机制,推动校内巡查监督工作试点,完善日常监督、重点监督、全程监督和巡查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按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处)
30.凝心聚力促进事业发展。制定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方案,召开学校统战工作会议,开展“三同两建”活动,发挥统一战线服务发展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事务工作,推动对台校际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深度发展。加强离退休人员特别是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支持关工委工作,提升离退休工作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对工会、妇委会、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筹备召开三届四次教代会、第四次学生代表大会,发挥师生民主管理作用,凝聚推进发展的强大力量。(牵头单位:党委统战部、工会 妇女委员会、团委、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处)